看到部分同学貌似走入了误区:线程开启不像封装的函数那样需要逐个执行,
而是一旦开启线程,线程就去执行开启函数,后面的函数该干嘛干嘛,而开启线程的时间是很短的,连毫秒都计算不出来.忽略不计了
换句话说: 多个线程开启函数放一起开启,就会多个线程函数同时执行,而不是逐步执行,所以一般跟开启顺序没多大关系
不信我们来测试下:
- 空间 线程测试
- //定义默认空间
- 功能 整型 测试1()
-
- 标签.设置文本("标签0","这里是测试1开启的时间"+"\n"+系统.时间(1))
- 辅助.等待(2000)//为了避免有人说我设置个标签要不了多长时间,加个2秒的等待
- 返回 0
- 功能结束
- 功能 整型 测试2()
-
- 标签.设置文本("标签1","这里是测试2开启的时间"+"\n"+系统.时间(1))
- 辅助.等待(2000)//这里也加个相同时间的等待
- 返回 0
- 功能结束
- 功能 逻辑型 开始_点击()
- //这里添加你要执行的代码
- 整型 time=系统.获取毫秒() //获取开启线程前的时间
- 线程.开启("线程测试.测试1","")
- 整型 time1=系统.获取毫秒() //获取开启线程后的时间
- int T=time1- time//开启一个线程需要的时间,单位毫秒
- 线程.开启("线程测试.测试2","")
- 辅助.消息框("开启一个线程需要的时间是"+转换.整型转字符型(T)+"毫秒")
- 返回 真
- //函数返回语句
- 功能结束
- 功能 逻辑型 退出_点击()
- //这里添加你要执行的代码
- 辅助.退出()
- 返回 真
- //函数返回语句
- 功能结束
- 空间结束
- //空间结束语句
复制代码
来看看结果:
|